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会议讲话 > 正文

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文涛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25日  作者:  点击数:305次   资料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基本情况

截止6月底,全市共锁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1个,搬迁规模1734户66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7户4315人,同步搬迁人口577户2335人。21个点全部开工,完工并入住2个(柳井乡上寨、喜古乡长箐)。共建成村内道路16.4千米,架设引水管道6.6千米,架设输电线路3.5千米,建设活动场地1488平方米,卫生室120平方米,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开工建设安居房874户,主体开工407户,主体完工50户,搬迁入住4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3户,随迁户10户)。从投资情况来看:2016年的易地扶贫搬迁的投资仅完成49.3%,2017年的仅完成23.51%。从乡镇来看,完成得最不理想的就是新街,仅完成16.4%,完成得最慢的登高片区集中安置点仅到3%。

二、困难和问题

(一)进展参差不齐,部分项目建设进展严重滞后。总体来看,全市项目建设进展参差不齐,整体进度推进非常慢,截止6月底,21个点共完成投资1.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5.3亿元的32%。完工的仅为喜古乡长箐新村和柳井乡上寨2个安置点,11个安置点进入房屋建设阶段,5个安置点进入房屋圈梁浇筑阶段,而新街乡羊耳底、集镇和三七园区集中安置3个项目仍处于场平或基础开挖阶段。

(二)项目前期工作没有按要求完成。从资料的收集情况来看,截止6月底,21个项目点规划和方案已编制完成,但深度远远达不到要求,难以指导项目施工。另外项目前期资料并未做到全面完成,具体是:地质灾害报告编制有三七园区集中安置点未完成;地堪报告编制有7个安置点没完成;水保资料编制有10个安置点没完成;项目建设用地及林地占用手续方面的资料,仅有国土局和林业局出具的一个情况说明,实际的审批资料各项目点均未能提供;项目质量报监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不齐全。大部分项目点在资料收集整理上均不规范,仅局限于将资料收集汇总在一起,无条理、不分类,在查找资料时东拉西扯,完全没能真正做到归档管理。另外,从收集资料的情况来看,“四个协议”签订工作,仍有新街、古木、柳井和喜古4个乡镇没能按要求修改上报。在产业发展规划和就业计划编制方面,虽然产业发展规划已全部完成,但是柳井、喜古、平坝、新平、卧龙、红甸6个乡镇由于不认真按照行业部门要求,反复变动数据,导致到现在为止就业规划编制还处于修改完善阶段,已严重影响全市工作进度。

(四)基础设施配套与项目建设不同步。从目前项目建设情况来看,有的项目点已进入房屋建设扫尾阶段,但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进展滞后,有的安置点别说能够满足居住要求,甚至连基本施工需要的水、电都难以满足。比如:东山乡老仆安置点,道路还是晴通雨阻,近3公里没有硬化。同志们,如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仅仅只是建好新房,住进新居,而相关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我们的搬迁群众真的能“稳得住”吗?这值得深思!

(五)责任体系不健全。部分乡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虽然已建立了项目建设倒逼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乡镇领导挂点制等工作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工作职责、推进项目建设仍未落实到位,责任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六)政策宣传不够。在政策宣传上,各乡镇虽已做了大量工作,但依然存在宣传死角的问题,在走访过程中,仍有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清楚、不明白的情况。

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目前,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到攻坚克难出成果的关键时期,这是一场硬仗,是一场输不起的恶战,按照战争规律,越是打的激烈,打的辛苦的时候,就意味着战斗快要结束了,那么,我们是以战败而结束,还是以战胜而结束呢?如胜,对党和人民以及自己都有个好的交待,如败,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请各乡镇和市级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作为,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任务时间要求,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抓好整改工作的查缺补漏,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各乡镇要指定专人负责,对“两个规划”和“四个协议”等安置点相关资料进行认真梳理,按照市易地办的要求,开展好查缺补漏工作。由于已召开过多次推进会,我就不再赘述具体还需要对接哪些部门,今天要强调的是:7月20日前必须完成所有安置点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就业计划编制扫尾工作;7月17日前必须修改完成“4个协议”签订扫尾工作;7月31日前必须全面完成土地、林地、环评、水保、质量报监等前期资料扫尾工作。请市纪委、“两办”督查室将这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事项。

二是加快21个安置点建设进度。在继续推行“乡镇负责、发改主管、市处级领导和市级部门挂钩督导”四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的基础上,根据省发改委任安特派员前两天到文山市调研的指示精神,下步将根据各安置点的实际工作推进情况,进一步调整优化原来的市级领导挂钩点,确保项目推动有力。同时,也请每次半月报表上工作进度还处于末位的几个安置点的挂钩部门针对困难和问题多主动思考、少推诿扯皮,只争朝夕、少说多干,将工作进度真正提升起来,知耻而后勇,打好自身的“易地扶贫搬迁翻身仗”。

三是抓好产业谋划工作。坚持“输血、造血并举,造血为主”的产业扶贫思路,坚决树立“搬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的思想,真正把产业发展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重中之重的工作来研究。21个安置点中已编制完善并经得起检验的产业规划,一定要认真执行。如果编制不够完善甚至胡编乱造导致实际操作达不到要求的,市农科局要切实担负责任,第一时间指导相关乡镇修改完善或者推倒重制,确保搬迁贫困户不仅挪穷窝还要换穷业,实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是要抓好政策兑现。各乡镇要用好现行政策,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兑现措施和办法,确保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同时,对于原政策已发放的补助和贷款、已收取的保证金,要加强痕迹管理,要经得起考评检查检验。下步市级层面还将在按期拆除旧房人均奖励0.6万元基础上,结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再筹措资金每户奖励1万元,确保旧房拆除真正落到实处,各乡镇待市级正式行文印发后,要落实好、宣传好、利用好这一惠民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群众搬迁入住后,第一时间拆除旧房,第一时间享受政策。

五是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导向,建设美丽新村。不大挖大建,贯彻落实“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规划建设理念,在不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厨卫入户、人畜分离,真正做到新村群众能喝上安全干净的水、能用上稳定的电、能走上硬化的路、能用上不会掉线的网络。还要做到社会事业、活动场所、产业支撑、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城市元素”全部涵盖,努力实现安置点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十大标准(即:产业发展现代化、乡村道路等级化、农业耕作机械化、村庄环境整洁化、居住环境庭园化、家用电器普及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网络数字化、生态保护系统化、农民素质市民化)。

最后,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抓好安全生产和质量督查。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村民组织法》、《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文山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廉政责任制等制度规范组织项目实施,依法依规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作,切实做到“群众满意、资金安全、工程过硬、干部干净”。

请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