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民族传统文化 > 正文

九九重阳节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8日  作者:  点击数:36次   资料来源:文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易经》中就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因为与“久久”同音,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这样的传说: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因它而家家有人丧命,百姓受尽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便辞别妻儿,出去访仙学艺,以此为民除害。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还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随后时值九月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据古书记载,“重阳节”名称见于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而早在先秦之前,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人们会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的恩德庆重阳。至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子孝父心宽。”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新中国成立后的1989年,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届时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重阳重阳,以悦耳的双九开头,又以谐音的双久垫后,串连起来,意义庄重深远。五湖四海拢合起来是第一个“九”;五大洲四大洋,球形起来,是第二个“九”,即“九九归一”,因全世界飘起来的黑头发,名扬中外的黄肤色华人,都具有强烈的中国心。他们就心向祖国,心向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回归祖国,报效祖国,正是“九九归一”的寓意。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伟人毛泽东就这样描述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充满诗情画意。唐诗宋词中也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诸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谓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人的思乡之心。一句问候,一声叮嘱,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都能让兄弟、朋友的心海间激起感动的涟漪。又如:“离故里,今又重阳。逢九九,遍地黄花香。时光荏苒人易老,银发双鬓脸泛黄。儿孙乐,笑语满堂。喜融融,幸福万年长。莫让暮年似流水,珍惜享受好时光”等等。

有人说,年轻人是春天的美,而老人则能使人体味到一种秋天的成熟和坦率。人不可能总是年轻,总是要跨进老年者的行列。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孝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为孩子付出而不求回报,关心和行动永远都没有停歇。太阳光大,父母恩大。正因为老人们还吃尽了千辛万苦,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所以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有这样的遗憾,因老人在的时候没有嘘寒问暖而遗憾,因老人病的时候没有床前伺候而遗憾,更有人为自己少不懂事不知道及时尽孝而遗憾。

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天才,就是能将一片赤子之心带入老境的人。是啊,人的一生,沟沟坎坎,并不容易;接着往下活,更不容易。老来难,老了才知道有多难。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实在不好说,但找乐肯定很重要。年逾花甲古稀更要找乐,生活中没有乐趣,心态怎么能好?缺少乐趣的生活,长寿又有什么意义?在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老年工作也摆在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列,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敬老爱老之风逐渐形成,老年人的待遇也相应提高,许多老人感到今天活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经过寒冬才知阳光的温暖,多数老人经过岁月的煎熬,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感受颇多。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十分的珍惜。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做儿女的孝心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女们孝敬老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让老人越来越感到家庭的和谐和温暖。

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秋高气爽,菊黄蟹肥,沉淀着金秋的丰顷,感受了生活的温馨。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想想我们的很多人心思都放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忽略了对老人家的嘘寒问暖,总以为给他们的丰衣足食,就是对他们的孝敬。其实,人到老了,动作笨拙,心灵孤寂,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爱,更需要精神的慰藉。过重阳节,不一定飞登高山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赏秋景不可,但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帮他们洗洗衣服,喂喂家禽,捶捶背,谈谈心,让年迈的父母亲感受到来自儿女的关心。真正关心老人,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这是最简单的快乐,就像父母对儿女最直接、最简单的爱一样,是纯洁的感情。也是最好的孝道。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要将尊敬的美德灌溉到孩子的心中。

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的,可怜天下父母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重阳节有着更多的认识,特别是看到父母日渐衰老时,更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我父母所处的年代的辛苦不言而喻。父亲已经离开我已有多年,现在,每当提及父亲,就勾起心灵深处的痛,总是对父亲辛勤劳碌一辈子的感激和正当能享受儿女孝顺却溘然长逝的遗憾。拂不去他那弯曲的脊梁因生活的重担而愈加佝偻,拂不去的是他为几个孩子而四处奔波、拂不去那望子成龙的一段日子。然而这一切都已过去,苍天大地不公古已有之,我辈又能何为?逝者已矣,生者何以堪!母亲年逾古稀,眼睛也慢慢不好了,又因摔跤骨折,到处腰腿痛。为抚育子女而操劳了大半生的她过惯了苦日子,又不愿打扰儿子的工作,自己孤独的生活,把全部的爱给了我,除了奉献,在子女面前,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索取”。更不指望孩子们给什么回报,想想我心里也很伤感!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众所周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亲敬老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们身边的同龄人,有多少人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作为下一辈,在我们成长的日日夜夜中,我们有多少次去静静地孝亲敬老,给予我们的爱,有多少次向长老诉说过我们对他们的爱,又有多少次用语言和行动,去报答过对老人的爱呢?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永远都不能变。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明天。兄弟姐妹们:我们都已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对长辈们的关心却常常成为我们共同的缺憾!老人们不再精力充沛,体格健壮,他们已是牙齿脱落,头发斑白,不要让我们的疏忽成为余生的遗憾啊。年老的他们需要我们,常常回家看看吧!

宝剑锋冲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切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们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父爱如山,母爱深似海。把挚爱留给父母,让幸福陪伴老人。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亲敬老!让我们永远铭记父母的生养之恩,学会感激、学会感恩,用带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带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让长老多一丝微笑,少一份忧愁;让父母越活越幸福,越活越开心。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感谢重阳节、感谢老人节,老人节,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沉淀着金秋的丰硕,感受生活的温馨!让我们一起孝敬老人,感受亲情!当然,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应该尊老爱幼!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真正从心底里去“尊老”、“敬老”。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关心父母!关心长辈!

松柏不残四季翠,山村难老百岁人。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风是我激情的号角,雨是我昂扬的战鼓,月亮代表我真诚的心声,太阳代表我燃烧的热情。让我们及时尽孝,在老人需要时一颗火热的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善待生命,热爱生活。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才有所教。

愿秋风捎去我们的思念和祝福,祝老人们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请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