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药材,它称著华夏大地起码已经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就有关使用这种药材的情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对它的药效也有明确的记载。
除药用价值外,三七还具有非常神奇的保健功效,在三七的原产地文山,各族人名中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服用三七能够祛病补体、焕发青春活力,令人健康长寿的美丽故事。
所谓“生打熟补”、“金不换”、“北参南七”等诸多说法都意在传扬三七的神奇。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三七是上天赋予人类的自然瑰宝,它属于那种不因人的肯定而更美丽,也不因人的鉴赏而更有价值的“白璧”,自身就能够体现美丽生命自证而成的圆融。三七的栽培与制作是其原产地文山人民对人类生命世界的不朽贡献。
遗憾的是,三七至今仍然主要被当做一种药材来普遍看待。历代的中医药著作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都偏重于介绍三七的药用效果,没有对它明珠独朗的保健功效给予充分的研究。这一点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三七价值的全面认识,这种认识上的瓶颈导致了三七产品市场的相对狭窄,严重制约着三七的产业化发展,使文山人民从种植生产三七中应该获得的收益受到损害。说实在的,就他们付出的辛勤和智慧以及三七这种天赋的神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来讲,我们文山人民本该富甲天下。
所谓:“慷慨之气,龙泉知我;忧煎之思,毛颖解人。”直面一片殷勤的热土,自当为官一人,造福一方。三七者,天赋神品也。理应使之发扬光大,健康天下苍生。文山,挟星精而摇动之地,天有赤霞,水覆莲花,当雄飞,安能雌伏。既然“山”具五彩,民必做山川风月主人。
蕴玉含珠,天籁潇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山三七的产业化必须发展,文山三七的产业化过程必须完成。文山的儿女们已经知道,自己曾经苦苦追寻的春天不在遥远的青山岭头、白云深处,春天就在自己家中朴素的三七园里。
对于人类的福祉而言,文山三七是保障人们幸福安康长寿的亲密伙伴;是维系人类健康的无价之宝;是开启人生百年生命的金钥匙。三七是我们万分崇敬的大自然为人间芸芸众生早就备好的重礼。如今,绿色环保潮流席卷全球,三七的天然保健价值及其独特而且独到。这一特殊地位使得三七的产业化不仅是一项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要事,更是一项造福于全人类的善事。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三七事业已经是九分春天。在我们竭力追求的有情人间,诸多人愿意将自己的温厚心意,做成一盏照破无明暗夜,指引生命出路的光明灯。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文山州共有19519户七农,从事种植人员25720人,三七种植面积达120019.9亩。三七总产量达916.62万千克;三七产业总产值完成181615万元人民币,三七产业销售收入为173513.21万元人民币,实现税利32886.55万元人民币;三七加工企业13个,工业总产值71525.75万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53058.59万元人民币。
之所以列出一系列的数字,旨在说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洲的三七产业正日益呈现出一种足以成就千古之业的可喜态势,可谓“瀑布天落,其喷也珠,其泻也练,其响也琴。”
当今,国内外对三七的开发研究方兴未艾。从三七牙膏、三七花茶到云南白药以及多种心血管病防治药品,都以三七为主要原料或重要成分,产值数以十亿计。三七和三七制品的国内市场正在有序拓展。在国际市场方面,三七产品除销往传统的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外,也已进入到美国和欧洲的市场。据专家预测,目前全球植物药年销售额约300亿美元,并将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据新华社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市场总产值约440亿美元,在下个10年,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将继续扩大;三七恰恰在上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上极具开发价值。三七产业称为产值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大产业绝非纸上谈兵之说。因此,每个关心和关注三七事业的人都应该为这个美丽前景的早日实现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众志成城地将我们的三七产业做大做强。